close





游乾桂:『浪漫其實是自找的,一種必要,我把他放進人生的行囊之中,沒有了它, 我便不明白人生的意義為何了。』
 





 
起初在大潤發看到這本書的書名『再忙,也要很浪漫』,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是他提到了『浪漫』。引起我貓咪般的好奇心忍不住拿起來翻了兩翻。內容似乎可以給我當兵僵化已久的腦袋,多點新鮮的思維攪拌。
 
 
看完這本書讓我有很深的體悟,浪漫這件事就是當下去體悟生活的一種方式,簡單的來說就是以一種悠閒看生活的心境。找到那個你很有興趣的點,從這個角度看世界,即使不花錢也可以讓自己開心半天。
 
 
如果對我來說,最常有的浪漫就是拿著一本好書,最好配上很棒的音樂,即使是在都市叢林的背景,也會覺得小小放鬆的時刻是格外令人珍惜。當然如果有很棒的湖邊風景那更好!最好來杯咖啡是吧?感覺越來越貪心。
 
 
二十歲的時候我以為,浪漫是僅限於情人間的甜蜜氣氛。現在,浪漫就好像是用童心未泯的眼光望著世界。用好奇跟熱情的心情去關注讓自己快樂的事情。
 

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小故事,有一天他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棟很棒的別墅,有前院、後院,樹林成蔭,美侖美奐,但是就差這麼一點卻沒有完工,地上還堆積著尚未蓋完的建材。他好奇了便向附近人家打聽,原來這棟別墅的主人是一位校長,只因為校長最近去世了,別墅沒有資金在蓋下去,施工暫停且等待出售。作者聽到深感惋惜,照理來說這個別墅應該是這位校長畢生想完成的夢想之一吧?!。很棒的大別墅,該有的設施應有盡有,可以好好安享晚年,然而屋主卻沒有享受到這個夢想而走了。
 

他說到,很多人以自己是在累積財富,其實那只是在累積遺產。他主張是一半的時間工作,一半的時間他要『閒』。但並不是想不努力而玩樂,而是很珍惜這得來不易工作得的錢,好好利用它完成一點浪漫。對他來說金錢除了生活必需就是實現浪漫的一種工具。
 

我記得很久以前,有人問我一個很無聊的問題。『人活著要幹麼?』我不假思索就回答『人活著就是為了要爽阿!』本來上班工作賺錢,就是我們為了要完成好多好多的夢想,當然完成這些所謂的人生夢想可以帶來生活的價值跟喜悅。金錢就是這之間的介質。
 
 
這本書的主題最主要就是告訴大家,有些事情要稱早,尤其是完成浪漫事。而不要死抱著錢財當著守財奴, 這樣就成了窮的只剩錢,心靈的生活卻稱不上富有。換句話說,想要感覺富有,其實不需要很多錢。
 
 
如果以當兵的角度來看事情,生活條件不外乎就是一張床、一個臉盆、一副盥洗用具、衣物,僅此而已。以這樣的水準來看,我只要回家就是大富翁了,家裡什麼都有,電腦、電視、音響、卡啦ok、個人的大房間都有。想一想就覺得其實知足很幸福,很好。
 

這就提到每個人對於富有的定義,有的人一個月賺五萬還覺得自己很窮,有的人一個月賺三萬很夠用了。這與每個人的開悟程度有關,開悟就是,明白自己的能力到哪裡,而不會去作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。例如明明薪水不多,卻買了一千萬的房子,而之後的二十年還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,當銀行的奴隸拼命的賺錢、賺錢。
 

我想這就跟理財規劃有關係,當然要先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很瞭解,不假他人之手好好的細細研究跟規劃,有多少本事圓多大的夢,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。這種最常見就是明明才出社會不久,就借貸買新車或是超過能力負擔的房屋。以上者兩項決策一旦出錯,有可能賺來的都不是自己的,付不出貸款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 

這裡的想法就跟『有錢人跟你想的不一樣』,思維剛好相反。游乾桂明白的告訴大家,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以後會很有錢,但實際上九成的人都是一般人,不可能會突然會變得很有錢。所以該老老實實的築夢踏實。
 

在看過很多關於『富人』的書籍,多少也讓我狂妄自大起來,以為以後很厲害的賺很多財富。不,也許是遺產。在努力的為事業打拼之際,還是要顧及到所謂的生活品質、與家人相處的時光、旅遊看世界的機會,一切過了就不會在回來。
 
 
最近我才發現working holiday大部分限制的年齡在30歲以前。也就是超過年紀後就沒這個機會了。哇!不知覺再沒幾年,連完成這個的機會都消失了。我想適時的擠出時間去浪漫一下是很必要的。再忙,也需要浪漫。讓人生的每個轉角都有充電的機會。下一個十年希望我可以紀錄下很多的浪漫事蹟跟照片。努力留下活著的存在痕跡。
 







題外話:話說當我的家人很辛苦,因為每次都會被我半強迫式的推銷看書,先導讀一番,開個讀書會是吧!。閱讀,是一輩子的事情。


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asimu 的頭像
    kasimu

    Cogito ergo sum

    kasim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